文/人間福報編輯部整理
教育,是佛光山的根本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早年從大陸來台灣,看見當時佛教教育的諸多弊端,如學生程度不一、缺乏適當的教材、教學沒有計畫、思想不夠開展、佛學義理不夠深入等,導致佛教衰微,弘法人才極度缺乏,因此大師於高雄興建壽山寺落成(1965年)時,同時創辦「壽山佛學院」,恪遵佛制培養僧才;秉持「以教育培養人才」的理念,落實「寺院即學校,住持是校長」的理想辦學,是為佛光山僧伽教育的起點。
此後佛教教育漸漸受到社會重視,加上愈來愈多青年學佛,十方慕名前來求學者逐年增加,院舍與教學設備也漸不敷使用。1967年,大師在高雄縣大樹鄉(2009年縣市合併後升格為高雄市大樹區)創建佛光山,訂下四大宗旨「以文化弘揚佛法、以教育培養人才、以慈善福利社會、以共修淨化人心」,同時將「壽山佛學院」遷址佛光山並擴大招生,更名為「東方佛教學院」。1973年創辦全台灣第一所佛教大學「佛光山叢林大學」,1977年更名「中國佛教研究院」。
大師初建佛光山,即提出「四眾共有,僧信平等」的口號,從設立佛學院為起點,讓有心學佛的青年皆能入學就讀,同時也訂立制度規章,讓出家、在家弟子都有加入僧團、參與寺務的機會。
●解行並重 全人教育的養成
創辦人星雲大師說:「佛教之傳播,佛法的住世,全賴優秀的僧伽人才,因此完備的僧伽教育,是佛教的根本所在。」佛學院的教育不同於一般社會教育,而是強調解行並重、融合教理與生活於一體的實證教育,可說是一種完全人格的養成教育。
依此理想,大師訂下辦學宗旨:「為造就佛教專門人才,以從事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等事業,住持佛教、宣揚佛法,達到人心之淨化、社會之安和樂利。」並以觀音、文殊、地藏、普賢四大菩薩「悲智願行」精神為院訓,培養具足慈悲、智慧、願力、實踐力的佛教弘法人才,弘揚人間佛教,達到以下教育目標:
1.長養學生慈心悲願、為法忘軀之精神,以光大佛法、續佛慧命為職志。
2.廣修戒、定、慧三學,以養成學生高度智慧、無礙辯才,能擔當弘法利生之重任。
3.授與學生人文及自然科學知識,增廣佛法之應用,內學、外學兼備,以養成深入社會、服務世間之願力與能力。
4.陶冶學生謙恭忍讓、勤勞儉樸、樂觀進取、篤實踐履之德性。
●改革學制 邁向國際視野
大師創辦佛學院後的二十餘年間,值逢台灣經濟起飛,為順應社會潮流、配合時代脈動的需要,以及學生個別差異及學習性向,佛光山僧伽教育在1987至1989年間進行學制改革,並採半年為一學期制,建立「僧伽教育研究委員會」、「中國佛教研究院」、「佛光山叢林學院」三個層級的佛教教育制度,完整規畫出培育佛教弘法人才之「僧伽教育」體系。
其中,為不斷革新佛教教育,「僧伽教育研究委員會」做為持續改革佛教教育的顧問與研究單位。而「中國佛教研究院」旨在培養佛教師資及高級佛學研究人才,目前設有南華宗教學研究所、南華佛學研究中心、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及西來大學宗教研究所。
「佛光山叢林學院」屬大學級教育,分為國際學部及專修學部,遍及海內外。國際學部的成立,是落實佛教國際化及本土化,一方面培養國際弘法人才,一方面將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弘揚於國際,讓人間佛教在當地生根萌芽。目前設有英文佛學院、日文佛學院、外籍學生研修班。
專修學部主要是培養佛教人才,從事佛教文化、教育、慈善等事業,住持佛教、淨化人心,實踐人間佛教理想,分有佛光山男眾學部、女眾學部。過去曾設有分院台北女子佛學院(後遷址基隆極樂寺,更名「基隆女子佛學院」)、彰化福山佛學院;亦將僧伽教育帶向國際,先後在海外創辦香港佛教學院、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、南非佛學院、澳洲南天佛學院、印度佛學院等十六所佛學院,接引當地青年,落實佛教的本土化。
為提供青年學佛的契機,叢林學院也定期舉辦「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」、「短期出家修道會」等活動。
另有「東方佛教學院」,旨在培育青少年學佛,使其端正身心,涵養高尚品格。課程內容以基礎佛學教育為主,曾設有佛光山沙彌學園、嘉義圓福學園、屏東學園、基隆學園等設施。
●續佛慧命 正法久住世間
佛光山僧伽教育以積極培養續佛慧命、正法久住之僧伽人才為宗旨,就完成學習的學生來說,自早期的壽山佛學院創辦至今,歷屆畢業生對人間佛教的弘揚也有一定的貢獻。例如,著書立作並廣為流通的出版品多達百餘種,其他散見各報章雜誌的文章,以及在各學術會議中發表的論文不計其數;繼續鑽研深造者分布世界各國。在海內外道場住持一方、弘法利生,乃至從事佛教教育、佛教事業者更是濟濟一方。
●與時俱進 任重道遠
為順應地球村時代的到來,佛光山培育僧才除了要邁向國際化、本土化,更強調「走出去」,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要具備第二外語能力,還要具有國際宏觀及遠見,方能「讀萬卷書、行萬里路」。
2004年7月,佛光山叢林學院開辦移地教學,讓有心學習外文、到海外參學的學子,在學院經過一年的佛學通識課程後,可依個人的專長與性向分派到日本、美國、澳洲、南美洲等國家參學。
此外,因應網際網路時代,叢林學院也開辦網路教育,讓佛法深入每個家庭,深入現代人的生活,早在2004年,「天眼佛學院」正式招生開課,設有「人間佛教系列」、「經典導讀」、「英文佛學概論」等課程,廣獲好評,使僧伽教育邁向新里程碑,寫下歷史新頁。
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湊及學佛風氣日盛,佛光山叢林學院也在2015年開始,設立一期四個月的「短期佛學院」,學生在結業以後,可依個人的意願繼續就讀三年的專修部,或到佛光山派下的寺院單位服務。
2020年9月起,新冠病毒疫情於全球蔓延,為使學習不中斷,首開線上佛學院,師生並共同製播線上節目,讓有心研學佛法的佛子也能跨越時空,雲端共學。
在進階教育方面,叢林學院也與南華大學合作開辦碩士學位課程,讓符合修學資格的學生在就讀叢林學院期間,能夠同時選修專修部及南華大學的碩士課程,修學圓滿後同時取得佛光山叢林學院證書、南華大學碩士學位。
佛光山開山五十六年來,在全世界落實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,其正派形象及化世益人的事蹟,早已受到社會及國際間的高度肯定,前來佛學院問道求法者的層次也逐日提升。其中不乏高學歷,或在各機關行號、企業擔任主管之人士,他們寧願放下高薪名位,上山求道,可以說,叢林學院自開辦以來,學生的教育程度及素質皆有大幅度的成長。
所謂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」,佛光山叢林學院與佛光山共同走過五十六年的歲月,肩負紹隆佛種、續佛慧命的重責大任,未來仍一本初衷,秉持開山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,薪火相傳,永不停息。
辦學十大特色
1.辦學歷史悠久
創辦至今從未間斷招生,並於海內外設立各級學部。
2.傳統叢林生活
生活管理嚴謹,鐘板、行儀遵循佛教傳統叢林制度。
3.全程佛學教育
從基礎佛學教育至研究部,體系完整一貫。
4.師資陣容堅強
聘請國內外教界大德及具有佛學博、碩士學位之專家學者蒞院授課。
5.環境設備優良
學習環境寧靜優雅,院舍寬敞,設備完善。
6.經典藏書豐富
多所圖書館,並珍藏三十多種不同版本之大藏經、數萬冊佛學及世學書籍。
7.課程行解並重
注重理論與實踐,並有法務、佈教等實習,學以致用。
8.國際佛教交流
舉辦國際性佛教學術會議,並與海內外佛學院交換學生,促進國際佛教交流與融合。
9.獎學制度完整
膳宿、學雜費全免,每月發零用金,並設有各種獎學金。
10.提供畢業出路
服務於佛光山派下各佛教事業單位,成績優異者,可推薦至海內外佛教大學進修。
文章轉至:人間福報